简介
你为何想要工作?为何工作如此艰辛?如何在工作中找到满足?本书将帮助你寻找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凯勒凭借扎实的神学功底以及丰富的牧会经验向读者阐明:基督教的工作观是怎样的,圣经中的智慧何以帮助我们理解并应对工作中那些最棘手的难题,以及如何将信仰与工作结合起来。我们会发现,基督教的工作观,即服侍他人而非服侍自己,是拥有美好职业生涯的关键。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羊之门” & thedoorofsheep.com/福音资料
新罗盘的指引
如果基督徒在与众不同的美德观激励下, 从与众不同的人性观中得到升华, 以智慧为特殊向导, 为独一的观众演出, 他们在工作中的行事为人会有何不同? 下面讲几个事例。
基督徒不应是冷酷无情的。他们以公平公正、充满爱心、乐于助人闻名。他们富有同情, 总是乐于饶恕与和解。他们不愿施行报复, 少有假冒为善、怨恨苦毒。
几年前, 我听过一位基督徒的故事, 他那诚实正直的怜悯之心令人印象深刻。那时我们的新教会在纽约成立不久, 有位来访的年轻女子每次聚会后都匆匆离开, 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有一次我留住她, 得知她是位慕道友。当时她虽没有信, 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问她是怎么找到救赎主教会的, 她给我讲了这个故事。
她在曼哈顿的一家公司工作, 入职不久便铸成大错。本以为会被辞退, 但她的主管找到上级, 主动承担了她的一切过失。结果这位主管的信誉受损, 对公司內部事务的管理能力也受到影响。她惊讶而困惑, 找到这位主管去面谢,说自己见过上司独占功劳, 却从未见过主动承担员工过错的。她想知道他为何如此与众不同。他谦虚地回避了这个问题, 但碍于她的坚持, 终于告诉说: “ 我是基督徒。上帝能够接纳我的其中一个原因, 是耶稣基督为我的过犯受了责罚。他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一切, 是我愿意、也能够承担他人过错的原因。” 她盯着他看了好一会儿, 问道: “你去哪间教会?” 他推荐了救赎主教会,于是她就来了。这位主管所经历的福音的恩典塑造了他的品格, 这使他作为经理人具有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他的无私与怜悯使她的生命发生翻转。
此外, 基督徒应当是慷慨的, 这可以体现在职场的各个方面。企业管理者可以倾注更多时间关怀员工、维护客户; 小企业主可以牺牲一定的个人利益, 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支付员工更高的工资; 作为公民, 可以不吝惜时间和金钱, 比相同经济条件的人捐出更多的收入。他们可以适当降低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以更好地帮助他人。
基督徒应当更加泰然自若地面对困难和失败。我们也可以由此判断一个人是否本着福音的指导原则操练品格。在《马太福音》6:19-21, 耶稣告诫我们:“ 不可为自己在地上积聚财宝, 因为地上有虫蛀, 有锈侵蚀, 也有贼挖洞来偷. 你的财宝在哪里, 你的心也在哪里。” 他是什么意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财宝——那些我们至为珍惜、喜悦、爱慕的东西。我们也称之为偶像, 认识了它们就可以看清内心的排序以及人格的基础。如果我们活着的意义主要源于同侪的认可、银行的存款或是功成名就, 那么这些就是我们的财宝。但耶稣明确指出, 我们积攒的这些财宝很难帯来安全感。它们往往稍纵即逝、容易被窃, 我们的人生也可能随之坍塌。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职业生涯逆转或经营受挫时惶惶不可终日。当生命意义和身份认同受到威胁, 我们会惊慌失措、行事冲动, 不惜撒谎、出卖别人以保全自己, 甚或陷入绝望。但耶稣说 “要为自己积聚财宝在天上”(20节), 这意味着什么? 保罗告诉我们, 一切宝库都蕴藏在基督里(西2:3); 彼得说耶稣为我们遭受弃绝, 为我们的过犯受害, 因此, “对你们信的人, (他)是宝贵的”(彼前2:7; 事实上,彼得在此处用的是名词形式, 字面意思是:“ 他是珍宝。” (耶稣是衡量价值的准绳)。
这并非铺陈辞藻, 也并非抽象神学。圣经是在说: 唯有耶稣成为你的财宝, 你才是真正的富有, 因为只有他是永不贬值的货币; 唯有耶稣成为你的救主, 你才是真正的成功, 因为只有在他那里, 我们的地位才不会丧失入。
最后, 基督徒不应搞宗派主义。有些基督徒不愿在同事面前承认信仰, 他们想和大家打成一片。有些人虽然公开认信, 言谈举止间却含射影(或明目张胆)地排挤不同信仰人士。如果我们对工作有一个全面、非二元论的认识, 就会发现, 借着上帝的眷顾和普遍恩典, 许多非信徒被赋予了才华和恩赐, 在工作中表现优异。因为,我们在工作中应尊重、平等对待拥有不同信仰的人士, 同时公开坦言自己相信耶稣。基督徒若能避免以上两种错误, 就可以找到难得的良好平衡。
我认识的一个人几年前成立了一家公司。他认为当前金融服务业的某个领域, 存在供应商利用产品复杂性和消费者的无知哄抬物价的问题。如果新公司对客户公开透明, 就能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好的服务, 不仅有望创造可观的利润, 还可以为整个行业带来亟须的变革和诚信。
当他与潜在合作方及员工分享这一想法时, 他巧妙地找到了平衡。他阐释了新公司的价值导向, 提出了自己的价值观, 并强调秉持这一理念的原因不只为吸引客户、创造收入, 也因其本身是正确的。他说该理念源于基督信仰, 但随即补充道, 无论大家信仰什么, 只要认同这一价值理念, 就是平等的合作方。这是一个在公开信仰的同时避免了排他主义和宗派主义的绝佳事例。在职场中做到这一点实属不易; 但它是促成美好结果的有效力量。
职场中的基督教伦理
即便基督徒工作的环境不存在制度性腐败, 为人也诚实正直, 我们仍有必要对自己提出更大的挑战。基督徒尤其应当在信仰和实践中不断探索, 如何使工作的环境更加公平公正, 如何惠及更多人。
基督徒经济学家迈克尔・舒尔特(Michael Schluter)总结了基督徒和很多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抨击。几乎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被削弱。
首先, 公司规模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导致投资者、决策者与当地居民的关系渐渐疏远。比如, 巴尔的摩银行的主管以往都住在巴尔的摩市, 并在该市医院、博物馆及其他文化机构的董事会供职。如今, 巴尔的摩银行的高管们分散在夏洛特、纽约和伦敦。他们几乎完全与员工、客户主要生活地区的需求脱节。
其次, 政府救助和高度复杂的金融工具导致放货风险不断降低, 有时甚至降为零。也就是说, 从事不良投资和贷款几乎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例如, 如果你是小镇上的银行信货员, 向你申请房屋按揭贷款的准房主和申请小企业贷款的准企业家都是你的熟人, 你会仔细评估货款的收益——准房主的资产净值是否会增加? 新公司能否成功运营并为小镇创造财富、提供就业机会?
作为一名银行职员, 你要为自己的错误决策付上明确代价。而如今, 各个相关方互不相识, 传统的惩恶扬善的问责制也已不复存在。
其三, 基于以上几点, 逐利的经理人越发倾向于以公司的长远发展为代价, 不惜牺牲员工、客户、环境,以換取股价的迅速提升。他们通过侵占公众利益套现,且日复一日越发不以为耻。
最后, 还有一种趋势被社会学家称为“商业化”, 即把用货币衡量价值和成本效益分析的手法运用到人际关系、家庭和公民参与的活动中。市场价值观亳不留情地侵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曾几何时, 许多灾难和悲剧是靠社会团体的支援和属灵操练度过的, 但在诉讼漫天的年代, “精神痛苦”被赋予了一定的客观价值。痛苦是可以量化的; 在法庭上是可以据理力争的。
当事人的痛苦和苦难有多深? 值多少钱? 最近有本书, 名为《外包的自我:市场经济时代的亲密生活》, 讲述了当代家庭生活不再如历史学家和文化批评家克里斯托弗・拉什(Christopher Lasch)形容的那样, “是这个无情世界的避风港湾”。书中描述、总结了我们这代人所思考的问题:
长久以来, 家庭都是这个无情世界的避风港湾, 是抵制市场冲击和经济考量的最后堡垒, 是个人、私人和情感生活占主导地位的栖息之所。然而......这样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曾属私人生活范畴的爱情、友情、养儿育女正逐一转变为专业的外包服务, 出售给迷茫又忙乱的美国人......(这一浪潮)伴随着市场对我们亲密生活的全面入侵。从培养人们作爱情生活的CEO的约会服务, 到为新人量身打造“个人史诗”的婚礼策划; 从起名大师到人生规划师; 从印度商业代孕工厂到雇佣哀悼者为逝去的亲人代理海葬......人类最本能、最感性的行为都变成了租赁关系。
我们知道, 上帝是三位一体的, 他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 这意味着人类生活本质上是注重关系的。但现代资本主义逐渐稀释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密度和责任感。如今无论商业还是其他域, 都亟待明确的指引。
从神学和道德上反思工作并非易事。相较而言, 专注于分内之事, 诚实、干练、愉快地完成工作更现实些。后者的确是基督徒应尽的本分, 但并非全部。基督徒应不断深入思考工作领域当前的光景, 查看其在圣经意义上是否有望增进人类福祉, 促进社会正义,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 你该怎么做? 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尚不具备改变工作环境或引领行业变革的能力。但如果你坚持不懈地思考, 有朝一日待你积累了足够的权力与影响力, 特别是有能力创办自己的公司或企业时, 就可以极大地改变工作方式, 以至引领整个行业的变革。
你或许会带某个金融服务或公司, 对股东和客户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 从而迫使其他公司也更注重诚信。你或许会创办一家影视制作公司、一所学校或一个画廊, 追求卓越和价值传播, 人而引领业界方向。这些举措会让你在一个全新的高度“服务于工作”。如果你不从现在开始对工作进行深入思考, 就只能纸上谈兵。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所以应当满怀希望地工作, 相信上帝会为你开路。
~待续~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