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earch
RBM

另类主日学*第五课(上):古印度文明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少年人课程,今天是第五课,古印度文明。


印度到底是什么?古印度文明,特别是古印度的宗教,到底怎样从圣经的角度去看?实际上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有两个论题,请大家去思想。第一,就是古印度或者印度文化对世界、对人类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而且未来还会增加影响。第二,就是印度的宗教,我们理解的程度还是比较肤浅的,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印度的宗教,特别是印度宗教和圣经的关系。


你们可能知道,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项颁给了一个韩国的作家,这个女作家叫韩江。韩江的代表作叫《素食者》。在世界范围内,素食者人口比例最高的是哪个国家呢?我们以为是印度,实际上是以色列。以色列士兵当中,每18个以色列的士兵就有一位素食者,这是我们没有想到的。就整个国家的国民比例来说,在以色列当中,有二十分之一的以色列人是素食主义者。其次就是印度人。所以我们可以说韩国作家韩江,她的代表作《素食者》,实际上是深受以色列,特别是印度素食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印度的佛教和耆那教的影响。如果宗教或者文化不能胜过印度的宗教文化、素食主义的思想,我们就在真理上存在一个巨大的亏欠。


这个韩江呢,跟我们的经历有点类似。她实际上是出发于韩国的光州起义。1980年,韩国的警察镇压了学生和人民的起义。光州事件就是中国的六四事件。从那以后,包括韩江在内的韩国的一些思想者,开始去思想人类对暴力限制的可能,而这种暴力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就是人类对人类的暴力,以及人类对其他生命的暴力。所以,素食主义是人类在所有的宗教选项当中一种很可能的选项。那到底这种选项符不符合上帝的旨意呢?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到印度去找答案,去看看印度的宗教和文化到底是怎样变化的,是怎样走到了像耆那教和佛教这样的宗教关于素食主义的这种思想,它是怎样演变过去的。


基督教对佛教、对印度宗教的研究呢,是一个学问。但是到现在为止,西方人、基督教世界对印度文化的研究还是乏善可陈。我以前跟大家介绍过,现在摆在大家面前的这三本巨著,是西方学术界对印度教代表作、开山之作,就是《梨俱吠陀》的第一次系统的翻译,但是还是没有展开从神学的角度对这套名著的研究。我们今天算是一个开端。我们仍然要藉着圣经的光照去理解印度的文化和印度的宗教。


圣经到底提没提过中国,还是有争议的,但是圣经的确提到过印度。所以我们要先从圣经上找一找关于印度的一些线索,然后再找一找关于印度文化相关的经文,然后我们对印度的文化,特别是印度的宗教,做一些神学的总结。最后,我们来谈一谈,我们怎样看印度文化对加拿大、美国和这个世代的影响,那么基督教应该怎样做出回应。


我们先读相关的经文。我把相关的经文写在了白板上。我们先读第一段经文,就是创世记3章。我们把圣经翻到创世记第3章。创世纪第3章最后这一段,22节到24节。好吧,这段我读给大家吧,都比较熟悉了。22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23耶和华神便打发他出伊甸园去,耕种他所自出之土。24于是把他赶出去了,又在伊甸园的东边安设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这段信息呢,我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你可以把它视为东方宗教或者印度教的一个诞生的背景。第二呢,我们要看一看印度宗教所在的地理的方位,就是在东边。


先看第22节,耶和华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这是魔鬼试探人类的一个成果,就是你们便如神。东方宗教的核心的追求就是人可以成神,或者人人可以成佛。所以这是印度教的第一个特点,印度宗教的第一个特点就是人可以像神,人可以成为神。那么,人怎样成为神呢?印度宗教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能知道善恶。人知道善恶,就是“梨俱吠陀”这个名字的核心含义。“梨俱”就是赞美、赞颂。“吠陀”就是知道,知道善恶。所以“梨俱吠陀”的意思就是关于知道的,或者关于知道善恶的赞美,或者怎样才能够知道善恶,就是这么一个核心的概念。那么知道善恶之后,印度宗教追求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永远活着。那么印度宗教永远活着,给出的答案叫做“轮回”。所以我们可以把创世记3章22节看成是印度宗教的一个发生的背景,但是神把他们赶了出。神拒绝印度宗教给出的答案,这是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呢,就是伊甸园的东边安设了基路伯和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要把守生命树的道路。我们讲创世记的时候,不断地讲东边、东边、东边,至少我们到了马太福音第2章,我们知道东方有几个博士来到了耶路撒冷、伯利恒。比较较真的人说呢,不是三个博士,是几个博士。原文是几个博士,但是也不排除就是三个博士,也有可能。伊甸园的东边,你可以把它比喻成是基督教世界的东边。基督教世界的东边,住着三位博士,或者三位术士,或者三大宗教。在基督的时候,他们回来,去敬拜神的儿子。我们打开地图,可以看到所谓的犹太基督世界,它的东边确实住着三位术士、三位博士,依次是阿拉伯世界的伯拉大河边上的回教,然后是印度的宗教,然后是中国。也就是说,在犹太基督教世界的东边呢,有三位术士,就是回教、印度和中国。到了启示录这个地方呢,启示录这个地方说伯拉大河干了,就给东边的众王开辟了道路。所以东方的众王,就是三个污秽的灵回来了,与犹太基督教世界争战,大体可以这么来理解。


然后我们再看以斯帖记第1章和以斯帖记第8章,我也写在白板上了,我们不去读了。我简单跟大家讲,就是整个旧约的历史地理的边界,最东端到哪儿呢?就是到印度。以斯帖记第1章谈到了这个王国的帝国的边界东到印度,第8章再次重复说东到印度。以斯帖记的核心的故事就是防止恶人亡种灭族犹太人。那么在边界上,这场亡种灭族的恶谋被神给阻断了。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学习一些经验教训,就是在边界地方,可能产生消灭犹太信仰和基督教信仰的邪教的势力。我们可以把这种势力在有些时候指向回教,有些时候指向印度宗教、印度文化,有的时候指向中国文化。这是三位术士对伊甸乐园的致命的危险。


关于回教和中国呢,我们已经讲了很多,实际上不是很难理解。但是关于印度教、印度文化,确实理解起来很有困难。一个原因呢,就是汉语对印度文化的翻译呢,特别艰深,基本上还是唐僧,就是玄奘形成的那些学术成果,但是翻译起来非常难懂。另外一个就是,英语世界对印度文化的研究呢,也是乏善可陈。所以,很多事情要重新开始。但是到今天呢,我们可以看看印度对整个世界的影响正在增长。


我们大体上可以这样来讲,就是回教已经成功地或者正在成功地占领了欧洲。这是没有问题的,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他们占领了巴黎,占领了伦敦,甚至占领了德国,他们正在占领欧洲。中国呢,已经成功地,或者正在成功地占领了东正教的地区。如果刚才我讲的欧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天主教的世界,回教成功地以另外一种方式,不是以前的十字军战争时代,他们占领了欧洲。中国成功地占领了东正教所在的国家和民族,那就是从中亚,就那五个斯坦,加上俄罗斯。现在乌克兰和俄罗斯这场战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是对龙国文化、伏羲文化入侵西方的一场抵抗。所以我们一直认为这是一场正义的战争,乌克兰方面是正义的。也就是说中国成功地占领了东正教的世界。我再重说啊,回教成功地占领了天主教的世界,龙国成功地占领了东正教的世界。而印度,印度宗教正在成功地占领美洲,占领了美国和加拿大,正在开始。其实在加拿大,第三大党就是印度宗教的代表——锡克教。在美国,印度人从企业到政坛,他们的影响与日俱增。所以我们会看见,乐园的东门的三位术士,实际上已经成功地绕过了四面转动发火焰的剑和基路伯,已经开始逆袭到了犹太、基督教的核心地带。总结来讲,回教占领了天主教,龙国占领了东正教,印度占领了基督教,美国、加拿大以及澳洲,这属于所谓的新教的世界。


我们到底怎样来看印度教对加拿大和美国日益加深的这个影响,以及它会带来怎样的一个政治文化的后果呢?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回过头去,去看印度文化,特别是印度宗教的一个基本的轮廓,还有一些基本的内容。我们实在没有办法把这三卷书讲完,我们需要简明扼要地来讲一讲印度宗教、印度文化的一些基本的特点和简单的历史脉络。


印度的宗教呢,有人说它是三大宗教,有人说是四大宗教,都可以。第一大宗教就是婆罗门教,然后就是佛教和耆那教,然后是印度教,这是三大宗教。后来呢,等到了近现代,又有一个新兴宗教,就是锡克教。我回头稍微地解释一下这三大宗教或者四大宗教的各自的特点。


先说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广义上也被人定义为“印度教”,其实它不是印度教,婆罗门教是印度宗教的母体。婆罗门教的开山之作,典籍就是《梨俱吠陀》,就是这套书。这套书一个方面被定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成文的圣诗,他们宗教学意义上的圣经。另外一个方面,它是婆罗门教的代表作或者奠基之作。我们读一段《梨俱吠陀》里面的圣诗吧,赞美诗,了解一下它的一些基本特点。我们还是读中文吧。这是商务印书馆出的《梨俱吠陀》的一些选译。其中有一段呢,叫《阎魔赞》。


《梨俱吠陀》或者婆罗门教,它那里面描写了很多创世的神话,记载了很多创世的起源,创世的赞美诗。其中呢,也谈到了他们所定义的第一个人类。它的第一个人类呢,你们可能想不到,它的第一个人类是谁呢?不是亚当,它的第一个人类是阎魔王,就是阎王,就是中国神话说的阎王爷。他是第一个人类,也是第一个死了的人类。后来呢,掌管了所谓的阴间。但是《梨俱吠陀》把这个阴间描述成了一个乐园。其中有一段圣诗就叫《阎魔赞》,我读给大家。这个翻译得还是比较简单的。


他说“在该树下”。我刚才读到创世记第3章22节的时候,谈到了生命树。其实,印度的文化,无论是婆罗门教,还是佛教的菩提树,等等啊,都和这个生命树有抄袭的关系。那么阎王爷的世界也有一棵树啊,“在该树下,枝繁叶茂,阎魔天众,开怀畅饮。”这是婆罗门教的一个青年,他死了之后去拜见阎王的时候,他写的他的一个经历。他在那里看到,在该树下,枝繁叶茂,阎魔天众,开怀畅饮。就这个阎魔王,这个阎罗王和很多神祗人员在一起大吃大喝,就这么一个场面。“我等父亲,一族族长,”他在那里看见了他死去的前辈。“正在联系,友好先辈。”都在那里面赶赴他们的筵席。这个筵席用新约圣经上的话来讲,就叫魔鬼的筵席,很开心。


“彼此寻求,先辈友谊。行动蹒跚,沿斯恶途。睹此场景,深感不快,但仍渴望,与他再会。”在通往这条路上,通往地狱,通往魔鬼筵席的路上很艰难,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还想去那里面和前辈们,和死者相会。


然后第三段,“孩子!崭新车子,无有车轮,”法轮、转法轮、轮子。“崭新车子,无有车轮,但装一辕,朝向十方。正是此车,汝曾想造,缘汝升天,故未得见。”我不读完了,接下来都讲这个车子的事情。就是他们到达这个极乐世界,就是这个阎王的世界,就是阴间呢,需要坐的就是一辆特别的车子。小乘佛教,大乘佛教,那个“乘”实际上指的就是“车子”,他们需要坐那个车子到达极乐世界。


我们能够看到一些什么东西呢?第一呢,它对魔鬼,对阎王做了一个美化。第二,对阴间做了美化。第三,对死亡做了美化。第四,对到达他们所谓的极乐世界的方法做了一个神秘主义的处理,就需要造一辆车子。这就意味着,不需要基督的代赎,不需要牺牲,不需要行义,只需要他们的祭司的神秘主义的咒语的祈祷和崇拜,就可以到达极乐世界。所以我们会看见,这是人类所有的宗教典籍当中,对于魔鬼阴间最彻底的赞美,对到达极乐世界的方法最神秘主义的处理,对基督的天路最完全的替代,就是这样,这是婆罗门教的其中的一部分。


我现在大致上给大家讲一讲,印度宗教的一个历史的轮廓。现在大家可以看一看,回忆一下我刚才讲的这几段经文,然后呢,记住《梨俱吠陀》基本的含义,就是你们便如神,知道善恶,他们对撒但的这个试探做了系统化的赞美,就是婆罗门教的典籍《梨俱吠陀》。


《梨俱吠陀》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大约是主前2000年。主前2000年是什么日子呢?亚伯拉罕出生的日子。亚伯拉罕出生的具体的日期,有人计算是主前2018年。主前2018年,亚伯拉罕诞生并开始启程,大约是在这个时间吧。这个时间呢,是巴别塔事件刚刚发生,刚刚结束,上帝把人类开始分散到全世界去。一小股部队,一个家族,一个家庭,就是亚伯拉罕的父亲他拉和亚伯拉罕开始启程往西,那么更多的人呢,开始向北,向东,向南。那么巴比塔事件之后,大部分人类囤积在一个中转站,那个中转站在哪里呢?就在里海和黑海之间。


所以现在人类的各大文明,包括向北斯拉夫文明,俄罗斯的文明,向西,欧罗巴的文明,雅弗的后裔,向东,印度、中国文明,有相当一部分主流的移民就是从黑海、里海启程的。黑海、里海启程的有一支叫雅利安人。雅利安人到了印度。到了印度,他和印度已经在那里居住的原始的居民,我个人认为,那个原始的居民可能是亚当之前的人类。雅利安人是巴别塔之后的人类,他和原始居民合起来,一起建造了宗教,就是婆罗门教,一起创造了婆罗门教的第一个典籍《梨俱吠陀》,时间就是这个时间。所以在整个人类的文明历史当中呢,有两个时间是特别重要,这是第一个时间,就是主前2000年,人类从巴别塔开始到世界各地。


那么他去世界各地呢,巴别塔之下的人类保存了上帝创造宇宙万物的一些启示的真理,所以把创世的神话随着各处的移民就带到了世界各地,所以全世界的人类都有创世的神话。但是记忆不全或者故意弯曲,这个创世的神话有很多的变形。所以到了《梨俱吠陀》,或者婆罗门教的时候呢,有大量的关于创世神话的一些记载,但是有很多添加和弯曲。这个时间就是主前2000年。




——————

其他:


48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