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相关内容:thedoorofsheep.com/圣经讲章
创五:12该南活到七十岁,生了玛勒列。13该南生玛勒列之后,又活了八百四十年,并且生儿养女。14该南共活了九百一十岁就死了。
15玛勒列活到六十五岁,生了雅列。16玛勒列生雅列之后,又活了八百三十年,并且生儿养女。17玛勒列共活了八百九十五岁就死了。
18雅列活到一百六十二岁,生了以诺。19雅列生以诺之后,又活了八百年,并且生儿养女。20雅列共活了九百六十二岁就死了。
21以诺活到六十五岁,生了玛土撒拉。22以诺生玛土撒拉之后,与神同行三百年,并且生儿养女。23以诺共活了三百六十五岁。24以诺与神同行,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
1、该南与该隐(12-14)
在旧约圣经中,该南的名字只出现这一次。所以我们对他知之甚少。
这条信息供大家参考:Jones’ Dictionary of Old Testament Proper Names proclaims that the name Kenan is the same as Cain, and renders Possession。קֵינָן可能拥有另外的含义。如果קנה作为其动词词根,这个动词的意思是:to acquire or create. It’s the regular verb for a commercial purchase, which extends into the financed redemption of slaves (尼希米记:8). It’s probably this line of thought that describes God as redeeming Israel from Egypt (出埃及记 15:13;另参诗篇139:13,申命记32:6,创世记14:19)。
如果是这样,以挪士可能在这个儿子身上寄托对上帝呼喊该隐家族悔改、并赎买奴隶走向自由的信息。
阴性名词קינה的意思则是a kind of sad poem; a dirge or lamentation (历代志下35:25,耶利米书7:29;另参撒母耳记下1:17,耶利米书9:16)。因此该南不仅是对该隐家族关于产业概念的翻转,也是对该隐家族音乐艺术及其侍奉对象的翻转,音乐第一次更新为圣乐。
2、玛勒列与神(15-17)
以色列出埃及,目的是到旷野敬拜神。玛勒列是赛特家族中唯一带有神的名字的人名。מַהֲלַלְאֵל,Mahalaleel,praise of God。
被掳归来,犹太人有后裔也叫这个名字(尼希米记11:4)。这个名词是合成词:מַהֲלָל and אֵל。其中阳性名词מַהֲלָל的基本含义是praise, boast;你们要赞美神(诗篇69:30;路加福音2:13,18:43,19:37;使徒行传2:47,3:8-9;13:48,16:25),夸口指着主夸口(哥林多前书1:31,10:17)。
不过这个名词在旧约中只出现一次:箴言27:21,“鼎为炼银,炉为炼金,人的称赞也试炼人”。动词הָלַל在旧约中经常出现:to shine,to praise, boast, be boastful;赞美女人(创世记12:15),赞美假神(Jdg 16:24),赞美人(撒母耳记下14:25);赞美自己(列王记下20:11),赞美神(撒母耳记下22:4)等。
值得强调的是,“哈利路亚”(הַֽלְלוּ־יָֽהּ,诗篇104:35等)就是以这个动词为字根的。或许这是神要藉着玛勒列向那个世代的人传讲的信息:你们不要赞美人和偶像,也不要接受人和偶像的赞美,更不要自我赞美自我偶像;只是要赞美神。
而这些真理也是对拉麦吹嘘的翻转。这是主的话语:“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δόξα)”(约翰福音5:41,和合本);“我不接受从人而来的称赞”(新译本)。
主耶稣藉着对末世之拉麦们说:“你们互相受荣耀,却不求从独一之神来的荣耀,怎能信我呢”(约翰福音5:44)。赞美神这个概念,指向公共崇拜生活的复兴。
3、雅列与以拿(18-20)
我们先回顾该隐家族中的以拿:עִירָד,这个名字与赛特家族的雅列非常接近:יֶרֶד,Jered or Jared,descent。犹太人有后裔也叫这个名字(历代志上4:18)。
以拿与雅列唯一的区别是字母עִ,这个字母的象形字义是“眼睛”——去掉以拿高傲的眼目,悦人的眼目,就成了雅列。这可能也意味着一场属灵的瞎眼得医治。
雅列的动词יָרַד基本含义是:to go down, descend, decline, march down, sink down(11:5,7;12:10,15:11,18:21等);它有降卑或使降卑的含义。以拿是一座高傲的大城,但雅列指向自高的必降为卑的真理。
而这个动词也指神道成肉身的降卑:“5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6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7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8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9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10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11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立比书2:5-11)。
的确有学者将雅列翻作仆人(servant)。这是我们一直在经历的真理:谦卑得救,谦卑得胜。
4、以诺(21-24)
在该隐家族中,以拿是以诺之子;而在赛特家族中,以诺是雅列之子。这个名字我们已经解释过了,那个以诺是异教的大祭司;这位以诺是“基督教”的大祭司。
请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这3节经文形成一个交叉结构,首尾呼应的是“以诺与神同行”,中间的信息是以诺在世上的年龄,其数字正好是地上一年的时间:365。
第二,所谓以诺与神同行:וַיִּתְהַלֵּךְ חֲנֹוךְ אֶת־הָֽאֱלֹהִים,And Enoch walked with God。介词אֶת可以翻作with,也可以翻作to,toward。也可以指以诺向神而活,侍奉神,走在神的道上。
动词הָלַךְ的基本含义是to go, walk, come(2:14,3:8);不过这里的用法是Hithpael;This form primarily expresses a “reflexive” action of Qal or Piel——严格来说不是以诺与神同行,而是神与同行——以马内利,主与我们同在。
第三,以诺与神同行是发生在他生了玛土撒拉之后,这一事件是以诺开始侍奉神的开端。很有可能,只有成了别人的父亲,才能体会天父的心肠,才能成熟到作一个牧者。
第四、“与神同行三百年”,以诺65岁结婚生子,然后侍奉神,一共300年;在365岁的时候被神带走了。以诺一生侍奉神,再也没有更改过。这300年可能发生任何的风暴、控告、审判和危险以及各种软弱,但他从未放弃自己的信仰。
第五、“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וְאֵינֶנּוּ כִּֽי־לָקַח אֹתֹו אֱלֹהִֽים,and he not; for God took him。这可能指向一场殉道事件。
以诺再一次出现的时候,参见犹大书1:14-15,“14亚当的七世孙以诺,曾预言这些人说,看哪,主带着他的千万圣者降临,15要在众人身上行审判,证实那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证实不敬虔之罪人所说顶撞他的刚愎话”。
以诺可能因为这样讲道而被人杀害,进入天国。以诺与神同行,竟然是指他一直这样行走在“众人”之间,这个与神同行与异教和邪教的“出世之旅”或御风而行完全不同。
实际上圣经藉着以诺,特别是“神将他取去,他就不在世了”这是伟大事实,向全人类宣告了两个惊人的秘密或福音:
一方面,有一种死亡不再被称为死亡,而被成为“不在世了”;死亡不再是终点,死亡已经被胜过了。
另一方面,还有一个叫天国的地方为人类存留,以诺去了那里,我们也将进去。同时,这个世界根本不是家乡,只是一间考场或过程(另参以西结书24:16-18;列王记下2)。
但何为与神同行呢?
第一、在玛拉基书2:6中,耶和华神与所有利未人或众祭司这样立约:“真实的律法在他口中,他嘴里没有不义的话。他以平安和正直与我同行,使多人回头离开罪孽”。另参弥迦书6:8,“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第二、与神同行不得不向人而行,为“使多人回头离开罪孽”。而这许多人多是该隐拉麦的家族。所以“主对亚拿尼亚说,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使徒行传9:15)。耶稣是道成肉身的神,祂走向哪里,你也只能跟到哪里(马可福音10:39)。
有属灵高调或糊涂之言说:“我们只传基督”。首先,你传的基督若不是圣经启示的基督,即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你只是在传你自己(林后4:5-6)。其次,如果你传的不是道成肉身的基督,你的灵就是邪灵,而且没有真理也没有爱(约一4:1-21);道成肉身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神就是爱,并吩咐我们彼此相爱——而所谓彼此相爱若没有同哭同同乐的见证,只是谎言。最后,如果你主要是因为恐惧而用属灵高调回避罪恶,你本身就是鬼魔,因为魔鬼也信,只是战兢(雅2:19)。
第三、与神同行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个世界是钉死上帝的世界。有人诬告我们不传基督,他们的指控部分是对的。因为我不传他们那为叫财神爷灶王爷观音和弥勒佛药神的基督,我只传在人间钉了十字架的基督。
第四、与神同行就不要与自己同行,不要与魔鬼同行,不要只信不行;也不要跟人同行。
第五、牧师既然与神同行,一些经历可能是主里面的经历,也为教会和其他牧者所有的经历,岂敢隐瞒,岂可讨人的喜悦而刻意回避呢?保罗书信分享他所经历的一切,在教会,在世界。因为这一切发生都是有意义的。
Comments